见“鷓鴣”。鸟名。形似雌雉,头如鹑,胸前有白圆点,如珍珠。背毛有紫赤浪纹。足黄褐色。以谷粒、豆类和其他植物种子为主食,兼食昆虫。为中国南方留鸟。古人谐其鸣声为“行不得也哥哥”,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。
鹧鸪南翥而中留,孔雀綷羽以翱翔。 ——南朝梁·萧统《文选·左思〈吴都赋〉》
江上鹧鸪留客住,黄陵庙下泊船时。 ——元·陈旅《题雨竹》诗
鹧鸪声里夕阳西,陌上征人首尽低。 ——清·尤侗《闻鹧鸪》诗
见“鷓鴣”。借指鹧鸪鸣声。
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江晚正愁余,山深闻鹧鸪。 ——宋·辛弃疾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词
见“鷓鴣”。曲调名。即《鹧鸪词》。参见“鷓鴣詞”。
酩酊歌《鹧鸪》,颠狂舞《鸲鹆》。 ——唐·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一百韵》
《鹧鸪》声几叠,灎灎金蕉叶。 ——宋·贺铸《菩萨蛮》词
醉听邻船唱《鹧鸪》,江南乐事输姑苏。 ——清·孙枝蔚《题扇上俞雪朗画江南山水图长句》
《山鹧鸪》,﹝别名﹞《鹧鸪辞》、《鹧鸪》。 ——唐·任半塘《唐声诗下编·格调一》